意
念
静
裁
王波,意波堂创始人
不喜束缚,向往自由,在寻常生活中以设计为乐
收集每一个微小灵感,闵怀每一次人事际遇,珍藏每一份内心感悟
沉迷设计世界,有太多妙趣,太多触动,都与图形说……
我们极致专一,与广告公司大不同
问:您说过把公司做大不是初衷,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终极目标,那么意波堂所创造的价值,与广告公司有何区别呢?
答:意波堂是品牌设计公司,与广告公司完全不同,我们提供品牌视觉顾问、分析、整合和设计等服务,所有工作都是以设计为主导来开展的,能否高度专一是我们赢得市场的唯一因素。而广告公司则采用媒体代理的运营模式,它靠整合策划、创意、公关、媒体、广告、设计等来盈利创收。显而易见,对于设计领域的作为和成就,品牌设计公司要远高于广告公司。意波堂就是一支追求品质、谋求创意的设计团队,我们的工作模式比较自由和灵活,没有太多边框的束缚,给予每一个人最大的发挥空间,追求用简单图形去传达品牌内涵。
我们发挥优势,打造全新服务模式
问:对于品牌战略规划和协助管理方面,意波堂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
答: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两点。第一,品牌创建设计。良好的品牌形象,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,意波堂为企业品牌提供综合规划和整体设计的服务,打造具有个性和内涵的品牌形象,帮助客户形成综合竞争力。第二,VI设计,包括品牌标志设计、品牌形象改造、品牌宣传设计等。意波堂配合顾客需求,依据不同内容、主题及特征,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形象画册设计、产品目录设计等服务项目,并打造集拍摄照片、文案创意、平面设计、工艺印刷于一体的全程跟踪式服务模式。
享受设计生活,体味质感人生
问:商业与艺术的融洽处理,智慧与创造的巧妙嫁接,我可以这样形容您的设计吗?不知道您如何看待“设计师”这个身份在自己生命中的分量?
答:首先,“设计师”这个身份是我自由选择的。我从2000年开始从事广告行业,在经历很多波折和起伏后,终于听见内心深处的声音,它让我去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情。这样才能释放自身潜在的力能,获得光和热的升华,所以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设计。
我爱生活,更爱设计。我充分享受每一次创作过程的纯粹乐趣,这是无法用金钱、名誉或其他世俗标准来衡量的。我在这其中沉迷,渐渐找寻到质感的人生,还有自己触手可及的自由、快乐和安静。
唯构思与创新,才是内在生命
问:您在设计行业内,经常接触陈幼坚,靳埭强,原研哉等国际顶级师,通过与他们的交流,您的感受是怎样的?
答:通过与前辈们的交流和学习,我获得了很多感悟。首先,我认为构思和创新就是杰出设计者的生命力,它业内人士的集体追求。但是我们要了解自我,要寻找到一条最契合自身特质的道路,鲁迅先生说过:“人瘦不要穿黑衣裳,人胖不要穿白衣裳。”凡事讲究合适与妥帖,设计更是如此,只有恰到好处,才能愈行愈远。
生活一直继续,设计步履不停
问:有本书中写过“非设计,不生活”,那么在您的生活中,除了艺术还有哪些兴趣呢?它们是否也陶冶了您的艺术情操?
答:我非常赞同“非设计,不生活”的论点,设计就是在表达创造者的主观意识和审美趋向,这些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汇集。因此,好的设计师应该是懂得生活的,他们擅长在大千世界中捕捉创作素材和灵感,而并非流于技术层面的呕心沥血。好的设计作品也一定是充满灵性的,这种灵性根植于生活的每个角落,能够激起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。
我的兴趣似乎大多跟设计有关,我喜欢摄影拍照,素材取景,让美好的事物瞬间定格;喜欢上网看书,赏析优秀的设计案例;喜欢逛街,足迹一直停留在自己喜欢的店面、品牌和空间;喜欢古琴和爵士乐,尤其是在创作时,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,听不同风格的音乐;喜欢收集一些艺术品、小玩意;还喜欢关注服饰搭配。总之,设计源于生活,我喜欢在生活中寻找灵感,不断积累、不断挖掘、不断深入,汲取内在的力量来滋养艺术的生命。
香港华人设计教父Alan Chan陈幼坚先生
香港靳刘高设计公司合伙人、著名设计师刘小康先生
著名营销策划师叶茂中先生
K.ASSOCIATES日本著名建筑师Waro Kishi岸和郎先生
台湾著名设计师程绍正韬与KARLCHU创始人朱永春先生
当代艺术画家、摄影师张宗眉先生
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者邵宏庚先生
杭州典尚建筑设计创意总监、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陈耀光先生